1. <wbr id="rjy3s"></wbr>
    2. <sub id="rjy3s"><listing id="rjy3s"></listing></sub>
    3. 法治熱點

      當前位置:首頁 > 法治資訊 > 法治熱點

      專門立法打擊“征信修復”亂象

        □ 本報記者 蒲曉磊  幾年前,湖北武漢市民張輝通過手機辦理了多張信用卡和一些網貸,本以為能夠“拆東墻補西墻”慢慢還上,但發現越...

        □ 本報記者 蒲曉磊

        幾年前,湖北武漢市民張輝通過手機辦理了多張信用卡和一些網貸,本以為能夠“拆東墻補西墻”慢慢還上,但發現越欠越多。最終,他費盡力氣還完了信用卡,一些網貸的“窟窿”卻是無力補上。

        “今年談了對象,家里想讓我貸款買房準備結婚。但在查詢征信報告后發現,我還有多個網絡借款平臺的欠款。為了盡快修復征信,我就在網上找了一家征信修復公司,沒想到債務沒解決、信用沒修復,還搭進去幾千元的‘咨詢費’和‘修復費’?!睆堓x說。

        張輝的遭遇,在近年來并不少見。針對這一現象,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出“關于防范互聯網金融領域違法違規代理維權風險的提示”。該提示稱,近年來,“專業反催收”“逾期鏟單”“代理免除債務”“追討證券期貨投資損失或咨詢服務費用”“提前全額退?!薄罢餍判迯?、洗白”等信息通過網絡平臺廣為傳播。此類違法違規代理維權行為不僅嚴重擾亂金融市場正常秩序和金融機構正常經營,還可能滋生其他相關違法犯罪,危害社會穩定。

        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整治信用服務領域突出的失信問題,盡快在國家層面對征信管理進行立法,加快完善征信管理制度,為推進“征信修復”騙局治理工作向縱深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現存“征信修復”相關企業上萬家

        《征信業管理條例》規定,征信業務,是指對企業、事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的信用信息和個人的信用信息進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動。

        征信服務可使交易主體能以較低成本了解交易對方的信用狀況,一方面可防范交易風險,另一方面又可使具有良好信用的企業和個人獲得更多的交易機會。

        隨著征信應用領域不斷拓展,不少人把目光瞄準了“征信修復”。近年來,與“征信修復”相關的公司持續增長。記者在企查查平臺以“征信修復”為關鍵詞搜索發現,截至12月初,國內“征信修復”相關現存企業近萬家。從年注冊角度來看,最近3年來,每年新注冊量均在上千家——2020年共新注冊1390家,2021年共新注冊4700余家,截至12月初,2022年共新注冊3000余家相關企業。

        與此同時,與征信相關的虛假宣傳和詐騙套路層出不窮。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信息主體急于消除不良征信記錄的心理,混淆征信異議、信用修復概念,以“征信修復、洗白、鏟單”“征信異議投訴咨詢、代理”為名行騙,威脅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嚴重擾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大局。

        “在最開始咨詢的時候,征信修復公司說一個月之內就能完成逾期記錄的修復。但兩三個月的時間都沒能修復好,其間還向我收了好幾次費用?!睆堓x說。

        張輝的遭遇,再次證明了一個事實——征信修復公司所作出的“征信修復”承諾,根本不可能實現。

        征信報告是對個人信用信息真實、客觀的記錄,任何機構都不能隨意修改。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多次發出提醒,強調“征信修復”不可信。征信領域不存在“征信修復”“征信洗白”的說法,收取一定費用處理“征信修復”、網貸逾期的廣告都是虛假廣告、非法宣傳。

        債鬧組織惡意逃廢債套路升級

        在“征信修復”的套路中,“收取高額費用惡意逃廢債”是極為常見的騙局。不僅金融消費者會“雪上加霜”,不少金融機構也苦不堪言。

        某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客服總監趙偉明顯感受到,與前兩年相比,今年債鬧組織鬧得更厲害,“或許是受到疫情影響,金融消費者的收入受到影響,還貸壓力比較大,這就給了債鬧組織鉆空子的機會,以‘征信修復’為由幫助他們減免、逃避債務,我幾乎每天都要處理這樣的問題”。

        所謂債鬧,主要是指惡意逃廢債行為,具體表現形式分成兩種:借款人通過偽造病歷證明、貧困證明、編造艱難處境等方式,通過惡意投訴金融機構、助貸平臺等方式達到逃避債務目的;債鬧組織打著為債務人減免債務的幌子,向借款人傳授減免息差與延期還款的“技巧”,教唆煽動他們拒絕償還債款,并借此牟利。

        趙偉給記者看了一份他們收到的假病歷——某醫院開具的抑郁癥證明,這份假證明把“心理咨詢科”寫成“心里咨詢科”,日期誤寫成“202年11月20日”。后來,趙偉他們專門查詢了這份病歷上的醫院官網,發現并無心理咨詢科室,并致電詢問了該院工作人員予以確認。

        隨著金融機構應對策略的完善,相關偽造資料很容易被金融機構風控人員識別。于是,債鬧組織又開發出了新方案——向地方銀保監局、信訪局、市場監管局等政府部門逐步投訴,借助后者的投訴解決率與反饋滿意度指標對金融機構進行施壓,迫使金融機構作出延長還款或減免部分債務本息的“讓步”。

        “今年以來,我們幾乎每天都會接到相關政府部門的詢問電話,反復解釋其中可能存在的債鬧行為。這些不斷翻新的債鬧手法,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不小的損失?!壁w偉無奈地說。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黨委書記陳建華指出,“征信修復”騙局手段不斷翻新,跨行業跨領域,已經形成一條集“征信修復”培訓、加盟代理、個人信息售賣于一體的灰色產業鏈,呈現出專業化、團伙化的傾向,嚴重干擾正常經濟金融秩序,侵害群眾財產安全,影響社會安定團結。

        加快立法填補征信業法律空白

        自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打擊惡意逃廢債”以來,我國持續加大對惡意逃廢債的打擊力度。2021年2月,中國銀保監會表態堅決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推動200多家機構接入各類征信系統,加強對“反催收聯盟”等違法違規網絡群組的治理。遼寧、北京、海南、湖南、廣東、山西、甘肅、福建、安徽、廣西等地監管部門發布通知,嚴厲打擊金融領域惡意投訴違法犯罪行為。

        監管部門也多次發文,要求打擊“征信修復”違法行為。

        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征信修復”亂象專項治理“百日行動”工作的通知》,要求從2022年3月中旬至6月下旬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此項工作。

        今年4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辦公廳發布《關于重點開展“征信修復”問題專項治理的通知》,專項治理對象主要是假借“征信修復”“征信洗白”等名義招搖撞騙,通過虛假宣傳、教唆無理申訴、材料造假、惡意投訴等手段騙取錢財或個人信息,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市場主體。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注意到,打擊“征信修復”等亂象,一些經驗已經形成。例如,建立聯合整治專項行動機制——多地在開展專項治理的過程中,積極統籌監管部門等各方力量,細化責任分工,有力有序有效推動落實;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湖北警方日前聯手分期樂,對一協助債務人批量偽造重癥、貧困證明的非法代理債鬧團伙進行立案打擊。

        “近年來,我國在打擊惡意逃廢債方面取得了一些經驗,比如,開展多部門協調聯動、明確相關部門的職權分工等。對于這些有益的對策措施,可以通過完善立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推動建立長效機制,為推動‘征信修復’治理工作向縱深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眲⒖『Uf。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白鶴祥指出,目前,我國征信業最高位階的法規仍為《征信業管理條例》,缺少一部具有頂層設計功能的基本法,在法律層面存在短板。

        白鶴祥建議,加緊制定并出臺征信法,形成“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及配套制度”三位一體的征信法律法規體系,進一步提升征信業法治水平,更好地引領數字經濟時代征信業創新,推動征信業現代化,促進征信業高質量發展。

      [ 責編:陳暢 ]

      文章評論

      表情

      共 0 條評論,查看全部
      • 這篇文章還沒有收到評論,趕緊來搶沙發吧~
      无码a片,无码a片,无码gogo大胆啪啪艺术,无码变态另类专区
      1. <wbr id="rjy3s"></wbr>
      2. <sub id="rjy3s"><listing id="rjy3s"></listing></s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