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法制網訊(□吳思敏 通訊員 白云政法)白云區作為廣州市的中心城區,人員密集、流動性大,社會結構多元,群眾訴求多樣,社會治理任務重、挑戰大。為適應新時期社會治理的新形勢、新要求,白云區聚焦摸清治理底數、提升治理能力,搭建區社會綜合治理網格化平臺,積極探索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智慧化社會治理新路子。
“1+1+1”支撐網格治理智慧化
“一終端”采集數據,幫助基層工作提效減負。打造統一工作終端,將網格、來穗、云盾系統移動采集終端整合,以云盾系統作為統一采集入口,實現“一門戶登錄,一終端采集”,從源頭減輕基層重復采集數據的工作負擔,大大提升數據采集效能。組織開展“洗樓”“洗業”“洗車”“洗格”“洗區”“五洗”專項行動,利用統一工作終端,入戶走訪,全方位摸查格內治理底數。目前全區共摸查實有房屋30.6萬棟、實有人口390.7萬人、機動車6萬輛、非機動車5.3萬輛、行業場所23.9萬家、從業人員216.7萬人。
綜合網格員使用工作終端開展信息排查登記 通訊員供圖
“一平臺”匯聚數據,打通部門間信息壁壘。以區社會綜合治理網格化平臺為底座,按“一數一源”原則,通過區政務大數據平臺從數據源頭部門匯聚數據,打造社會治理專題數據庫,破除以往部門間系統不互通造成的信息孤島和數據壁壘,推動數據“一方采集、多方共享”。建立數據更新機制,推動編制數據資源匯聚目錄,明確各項數據的源頭部門,壓實源頭部門收集、共享、更新數據責任,同時通過后臺數據比對分析、網格員走訪核查等方式,提高數據準確度和鮮活度。
“一張圖”應用數據,推動服務管理智能精準。按照“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全面覆蓋、方便管理”的原則,科學劃分3454個綜合網格,依托區社會綜合治理網格化平臺,推動各類基礎數據上圖入格,打造數字孿生白云,實現“人、屋、事、物、組織”治理全要素“一張圖”掌握。探索數據綜合運用場景,利用社會治理多層級畫像功能,動態展示分析轄內概況,及時定位重點區域,捕捉熱點問題,結合平臺視頻監控、實時調度等功能,組織綜合網格員有針對性地開展問題巡查和關愛服務,推動精細化管理、品質化服務。
區社會綜合治理網格化平臺網格數據分析畫像。通訊員供圖
科技賦能讓基層社會治理取得新成效
推動治理底數更清。區社會綜合治理網格化平臺縱向對接市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區綜合指揮調度平臺;橫向對接區公安、來穗、城管等多個部門業務系統,實現市、區、鎮街三級數據數據互聯互通、共享應用。目前,已匯聚9個部門數據,包括“人、屋、車、場、網”等基礎數據以及重點關注人群、重點關愛人群、實有力量、疫情防控等專業數據,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有力支撐。
推動治理能力更強。將各方資源、力量下沉至網格,指導承辦網格事項的職能部門設置專業網格,與綜合網格建立“一對多”的對應關系,置入區社會綜合治理網格化平臺,實現數字化、可視化管理,統籌資源力量,落實網格事件處置“采辦分離”,確保格內問題隱患處置到位。
推動治理效果更實。借助移動終端打卡簽到、后臺用戶活躍度監測、巡查軌跡跟蹤等功能,及時掌握綜合網格員工作動態,科學考核評價,提升隊伍管理效能。加強對網格事件數據分析,每月與“12345”熱線工單、信訪、城管等部門發現的問題進行比對,發現應報未報問題,及時通報提醒,督促綜合網格員落實巡查責任。2022年以來,全區依托平臺采集消防安全、環境衛生、社會治安等各類網格事件13萬余件,辦結率達99%。